close

中國能源報

編者按

7月初,葛洲壩二公司承建的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左岸684米世界級特高邊坡群開挖工程提前完工。在藏區核心地帶,面對最大720米的海拔落差,葛洲壩二公司僅用3年就完成近5萬噸鋼筋制作安裝,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?好奇心促使下,記者決定實地探訪這座世界級水電工程。



7月7日上午,乘車在山路上顛簸瞭一天,記者感到渾身散瞭架,隻能不停地調整一個能夠舒服點的坐姿,繼續趕路。

爬經海拔4962米的折多山時,突然漫天飛雪,輕微的缺氧,讓記者不得不大口呼吸,此時,心裡突然被觸動:在這樣一個地方,3年時間,完成684米的世界級高邊坡開挖,他們究竟經歷瞭什麼?

初識,兩河口工地

途中,兩河口項目部黨總支書記吳楊便向記者介紹瞭這座電站的獨特之處:藏區綜合規模最大電站、雅礱江“龍頭”水庫、裝機容量300萬千瓦、中國第一高土石壩、上下最大高差近720米……

中午,終於抵達目的地。雖然已是盛夏,但兩河口的氣溫卻隻有10攝氏度左右。

下午,項目部工程部部長馮丕松帶著大傢,駛向施工區域的最高處。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和強勁的風,四周白茫茫一片,像到瞭人間仙境,俯瞰山底,正在忙碌的工人們變成瞭一個個小黑點。

站在2875米高程,馮丕松向記者一行介紹瞭水電站的概況,兩河口水電站工程邊坡群地形地貌、地質條件復雜,開挖高度、施工強度和施工難度都是行業罕見,加上其特殊的高海拔特質,對施工人員及設備的降效作用,建設過程中表現得尤其突出。“剛來這邊,有輕微高原反應很正常,因為高海拔加重瞭心臟負擔,肺活量很大。”項目部生產經理朱向陽說。確實如此,在平原能走10裡地的我,在這裡走個7、8裡已經抬不動腳瞭。但工作在此的葛洲壩人,早已經適應瞭環境,臉上洋溢著別樣的自信。

隨後,我們去到右岸,抬頭縱觀整體左岸邊坡開挖群,映入眼簾的,是山體上一個個藍、黃、紅三色相間的醒目小點點,密密麻麻,一打聽才知道是錨墩頭,每一個錨墩頭就意味著一根錨索插入瞭山體,起到固定山體、阻止山體變形的作用。據統計,兩河口左岸進口邊坡群大約1320萬平方米、坡度達到75度,巖壁開挖過程中,要用人工固定的方式,向山體釘入近1.3萬根錨索,每根錨索50至80米不等,1.6噸左右,這相當於把鳥巢所有的鋼結構抬到一座3000米海拔的山上,僅聽這些數字就足以令人駭然瞭。

探秘,世界級邊坡

水電站開挖工程Ⅱ標位於大壩左岸,長2000米,主體邊坡有11個,其中泄洪系統進口邊坡高度達684米,比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還高50餘米,為世界級特高邊坡群之一,可抵禦裡氏8級以上地震。

采訪兩河口項目部總經理王澤光時,他十分動情地說:“這裡的邊坡開挖群之所以被稱為世界級,不單單因為宏大的工程規模和地域的特殊性,其施工難度之大,也是世界級的。”

從2875米至3345米高程,左岸邊坡群開挖,可謂“巧奪天工”,讓人嘆為觀止。據介紹,左岸上下重疊相鄰佈置,上部開挖區位於下部開挖區正上方,施工高差巨大,且下部與其他標段幹擾,形成上下5層立體交叉作業,安全作業面臨巨大的挑戰。“為瞭確保安全,根據各邊坡空間結構、各施工作業面特點,最終,我們研究並設置出瞭三維立體防護方案,解決瞭進口邊坡群施工幹擾問題,3年間‘雙零’(質量零事故、安全零事故)目標皆順利實現。”項目部技術總工張建均說。

這個世界級邊坡3年時間能圓滿完工,科研運用在其中起到瞭關鍵作用。在施工現場,記者看到一臺類似坦克的簡易機械,隻是“炮筒”變成瞭鉆機的鉆桿,叫“履帶式錨索鉆機”。這個不起眼的機器,便是葛洲壩人提高施工效率的訣竅。因為它的存在,全程省去瞭傳統開挖中搭設排架的程序,節約瞭成本,降低瞭風險,大大提高瞭施工效率。談及管理,王澤光說:“建設過程中,我們充分發揮葛洲壩二公司水利水電特級資質的優勢,積極運用新工藝、新技術,從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和工法。”

近3年來,兩河口開挖II標項目部先後取得近百項大小榮譽,成績斐然。其中,“兩河口700米級上下重疊相鄰邊坡群快速施工技術研究”獲得電力建設科技進步獎,“溝谷堆積體地質壓力分散型錨索施工工法”等獲得四川省省級工法,還有四川省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先進班組,四川省工人先鋒號、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、全國電力建設質量管理QC成果獎等。在實踐中獲得真知,再運用於實踐中,葛洲壩建設者的所作所為,讓記者由衷地欽佩。

再見,電梯保養廠商奔騰雅礱江

在項目上采訪的幾天,記者特別留意到,周邊的藏民對建設者都格外親切,這讓記者想起路上發生的一個小插曲。

離雅江縣大約10公裡的路上,在一處限速關卡前,一位藏族交警同志突然攔住瞭我們乘坐的車輛,檢查拍照時,看到瞭司機師傅,一改嚴肅表情,微笑著和我們說:“葛洲壩的車輛,過去吧!”然後和我們揮手告別。難道他認識司機師傅?司機柯師傅笑著和我們說:“不是認識人,而是認識我這身衣服啊,知道我們葛洲壩給藏區修水電站。”

原來,在人煙稀少的藏區,用電是一種奢侈,葛洲壩集團的進駐,為藏區帶來瞭光明和希望。作為西藏地區綜合規模最大的水電站,兩河口水電站建成後,每年將發電110億千瓦時,還可將藏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,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。

葛洲壩人在此紮根已10年有餘,和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,也一點點累積起來瞭。2013年8月,工區318國道遭遇突然塌方,葛洲壩二公司立即組織項目部職工沖到一線,利用機械設備快速疏通塌方道路,為交通暢行貢獻力量;2015年9月,米斯河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,葛洲壩人第一時間疏通河道,避免瞭洪災規模擴大;項目部志願者還定期到貧困學校看望孩子們,為他們送去學習用品和書籍……

7月10日,即將告別兩河口水電站,記者內心五味雜陳,不舍、感動、歡喜亦或激動,湧動心中,說不清、道不明。望著奔騰的雅礱江水,隻能在心裡默念:再見,雅礱江!

SourcePh" >


編者按

7月初,葛洲壩二公司承建的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左岸684米世界級特高邊坡群開挖工程提前完工。在藏區核心地帶,面對最大720米的海拔落差,葛洲壩二公司僅用3年就完成近5萬噸鋼筋制作安裝,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?好奇心促使下,記者決定實地探訪這座世界級水電工程。

台中電梯公司

7月7日上午,乘車在山路上顛簸瞭一天,記者感到渾身散瞭架,隻能不停地調整一個能夠舒服點的坐姿,繼續趕路。

爬經海拔4962米的折多山時,突然漫天飛雪,輕微的缺氧,讓記者不得不大口呼吸,此時,心裡突然被觸動:在這樣一個地方,3年時間,完成684米的世界級高邊坡開挖,他們究竟經歷瞭什麼?

初識,兩河口工地

途中,兩河口項目部黨總支書記吳楊便向記者介紹瞭這座電站的獨特之處:藏區綜合規模最大電站、雅礱江“龍頭”水庫、裝機容量300萬千瓦、中國第一高土石壩、上下最大高差近720米……

中午,終於抵達目的地。雖然已是盛夏,但兩河口的氣溫卻隻有10攝氏度左右。

下午,項目部工程部部長馮丕松帶著大傢,駛向施工區域的最高處。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和強勁的風,四周白茫茫一片,像到瞭人間仙境,俯瞰山底,正在忙碌的工人們變成瞭一個個小黑點。

站在2875米高程,馮丕松向記者一行介紹瞭水電站的概況,兩河口水電站工程邊坡群地形地貌、地質條件復雜,開挖高度、施工強度和施工難度都是行業罕見,加上其特殊的高海拔特質,對施工人員及設備的降效作用,建設過程中表現得尤其突出。“剛來這邊,有輕微高原反應很正常,因為高海拔加重瞭心臟負擔,肺活量很大。”項目部生產經理朱向陽說。確實如此,在平原能走10裡地的我,在這裡走個7、8裡已經抬不動腳瞭。但工作在此的葛洲壩人,早已經適應瞭環境,臉上洋溢著別樣的自信。

隨後,我們去到右岸,抬頭縱觀整體左岸邊坡開挖群,映入眼簾的,是山體上一個個藍、黃、紅三色相間的醒目小點點,密密麻麻,一打聽才知道是錨墩頭,每一個錨墩頭就意味著一根錨索插入瞭山體,起到固定山體、阻止山體變形的作用。據統計,兩河口左岸進口邊坡群大約1320萬平方米、坡度達到75度,巖壁開挖過程中,要用人工固定的方式,向山體釘入近1.3萬根錨索,每根錨索50至80米不等,1.6噸左右,這相當於把鳥巢所有的鋼結構抬到一座3000米海拔的山上,僅聽這些數字就足以令人駭然瞭。

探秘,世界級邊坡

水電站開挖工程Ⅱ標位於大壩左岸,長2000米,主體邊坡有11個,其中泄洪系統進口邊坡高度達684米,比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還高50餘米,為世界級特高邊坡群之一,可抵禦裡氏8級以上地震。

采訪兩河口項目部總經理王澤光時,他十分動情地說:“這裡的邊坡開挖群之所以被稱為世界級,不單單因為宏大的工程規模和地域的特殊性,其施工難度之大,也是世界級的。”

從2875米至3345米高程,左岸邊坡群開挖,可謂“巧奪天工”,讓人嘆為觀止。據介紹,左岸上下重疊相鄰佈置,上部開挖區位於下部開挖區正上方,施工高差巨大,且下部與其他標段幹擾,形成上下5層立體交叉作業,安全作業面臨巨大的挑戰。“為瞭確保安全,根據各邊坡空間結構、各施工作業面特點,最終,我們研究並設置出瞭三維立體防護方案,解決瞭進口邊坡群施工幹擾問題,3年間‘雙零’(質量零事故、安全零事故)目標皆順利實現。”項目部技術總工張建均說。

這個世界級邊坡3年時間能圓滿完工,科研運用在其中起到瞭關鍵作用。在施工現場,記者看到一臺類似坦克的簡易機械,隻是“炮筒”變成瞭鉆機的鉆桿,叫“履帶式錨索鉆機”。這個不起眼的機器,便是葛洲壩人提高施工效率的訣竅。因為它的存在,全程省去瞭傳統開挖中搭設排架的程序,節約瞭成本,降低瞭風險,大大提高瞭施工效率。談及管理,王澤光說:“建設過程中,我們充分發揮葛洲壩二公司水利水電特級資質的優勢,積極運用新工藝、新技術,從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和工法。”

近3年來,兩河口開挖II標項目部先後取得近百項大小榮譽,成績斐然。其中,“兩河口700米級上下重疊相鄰邊坡群快速施工技術研究”獲得電力建設科技進步獎,“溝谷堆積體地質壓力分散型錨索施工工法”等獲得四川省省級工法,還有四川省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先進班組,四川省工人先鋒號、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、全國電力建設質量管理QC成果獎等。在實踐中獲得真知,再運用於實踐中,葛洲壩建設者的所作所為,讓記者由衷地欽佩。

再見,奔騰雅礱江

在項目上采訪的幾天,記者特別留意到,周邊的藏民對建設者都格外親切,這讓記者想起路上發生的一個小插曲。

離雅江縣大約10公裡的路上,在一處限速關卡前,一位藏族交警同志突然攔住瞭我們乘坐的車輛,檢查拍照時,看到瞭司機師傅,一改嚴肅表情,微笑著和我們說:“葛洲壩的車輛,過去吧!”然後和我們揮手告別。難道他認識司機師傅?司機柯師傅笑著和我們說:“不是認識人,而是認識我這身衣服啊,知道我們葛洲壩給藏區修水電站。”

原來,在人煙稀少的藏區,用電是電梯維修費用一種奢侈,葛洲壩集團的進駐,為藏區帶來瞭光明和希望。作為西藏地區綜合規模最大的水電站,兩河口水電站建成後,每年將發電110億千瓦時,還可將藏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,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。

葛洲壩人在此紮根已10年有餘,和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,也一點點累積起來瞭。2013年8月,工區318國道遭遇突然塌方,葛洲壩二公司立即組織項目部職工沖到一線,利用機械設備快速疏通塌方道路,為交通暢行貢獻力量;2015年9月,米斯河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,葛洲壩人第一時間疏通河道,避免瞭洪災規模擴大;項目部志願者還定期到貧困學校看望孩子們,為他們送去學習用品和書籍……

7月10日,即將告別兩河口水電站,記者內心五味雜陳,不舍、感動、歡喜亦或激動,湧動心中,說不清、道不明。望著奔騰的雅礱江水,隻能在心裡默念:再見,雅礱江!
arrow
arrow

    nand8bw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